導讀:當我們說到電子設備所用的電池,或者動力單元的時候,一般人想到的都是占據設備內部較大空間的塊狀結構。
當我們說到電子設備所用的電池,或者動力單元的時候,一般人想到的都是占據設備內部較大空間的塊狀結構。對手機、筆記本來說,或許的確是如此,但如果談到超薄可穿戴傳感器和同類產品,情況就不一樣了。
伊利諾伊大學(University of Illinois)的研究人員就在研發(fā)一種新型電源供應方式,據說很薄,而且是柔性結構的。將大型的鋰離子電池,切成一小塊一小塊,然后通過可伸縮電路連接起來。將很小的電池與可伸縮電路融合起來,就讓供電方案了這種薄、可彎曲、可伸縮的屬性。
這些研究人員采用毫米級別的固態(tài)鋰離子電池,打造這種柔性電池。就如上文所述,微小的鋰離子電池,采用可伸縮電路連接太陽能cell,置于單層柔性基板之上。在設備中,將之折疊起來,太陽能cell就能置于電池頂部了。研究人員演示這項技術,就是將電池和太陽能cell融合到一臺設備中,設備通過熱傳感器和NFC來追蹤和記錄用戶體溫。
這種薄型設備,本身可伸展多達30%,而且也不會影響到太陽能功能;同時也在人們騎行、洗澡等場景下通過了測試。由于傳感器超薄的屬性,佩戴者經常會忘記其存在性。這種傳感器未來有潛力應用到醫(yī)療領域,在醫(yī)院中用于無線傳輸病人數據,醫(yī)療人員也就可以把經歷放到緊盯生命體征監(jiān)視設備之外了。